茶叶知识

联系我们

云南东创茶业有限公司

服务热线:400-070-5998

以茶论道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茶叶知识 > 以茶论道

普洱茶历史之唐宋圆茶

唐咸通三年(公元 862 年),大唐官员樊绰的《蛮书》中这样写:“茶出银生城界诸山,散收无采造法。”银生城,即现在的思茅景东,当时是南诏国的银生府所在地。所管理辖的地域包括现在的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。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,大唐时期,云南已经盛产茶叶。而散收无采造法,意思是此时在云南的茶,并没有像内地一样有一定的采造方法。言下之意,内地对茶叶是有一定的采造方法的。

大唐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,对外交流频繁,文化活动空前活跃,茶文化已经开始迅速发展,也诞生了茶界第一人陆羽以及众多品茗高手,例如卢仝(“ 同 ”的古字,著有《茶谱》,被世人尊称为“茶仙” ,以“七碗茶诗”最为著名 )等。当时为便于运输,已经开始采用紧压茶的方式,即饼茶、团茶。

唐宋时期,云南的茶叶已经开始向外传播,初期的茶马交易开始形成,云南的茶叶成为了“易西蕃之马”的重要商品,即拿茶叶去换藏区的马匹等,交易已经很频繁。而宋朝时期,天下盛行龙团凤饼的斗茶风气,也使得茶文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。茶马市场的出现为以后的茶马古道又打下了基础。宋朝是从大汉朝以来疆域较小的一个朝代,尤其是南宋时期,其周围有蒙古、辽国、金国、西夏、吐蕃、大理等等国家,多边的邦交状态也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。

历史的变迁往往让人感慨万千,唐宋的辉煌早已成为过去了。然而,最晚承接了唐宋圆茶、团茶衣钵的,却也真正保留到了现在的,恰恰回到了茶叶的原产地,那就是我们的普洱茶。

东创国际-东创茶叶-云南普洱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