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知识

联系我们

云南东创茶业有限公司

服务热线:400-070-5998

以茶论道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茶叶知识 > 以茶论道

东创茶带你走进云南布朗山神奇传说

一、布朗山

布朗山地理位置是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东南部,南、西南与缅甸接壤,国境线长46公里,靠近中缅边境,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,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,布朗山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。布朗山乡包括班章、老曼峨、曼新龙等村寨,其中,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。布朗山分为东西两个部分。最低点在西南部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,海拔535米,境内山峦起伏,沟谷纵横,最高海拔2082米,形成东北高,西南 低的地势。呈东北高西南低地势。主要山梁有三垛山、囡丫桃、邦嘎、了望台山、广三边山、悻岗垒山、特棒囡、垒连底法山、诺米差、浓厄山、嘎腊阿波拖各脚等。

布朗山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,阳光充足,雨量充沛,平均年降雨量1374毫米,年平均气温18℃~21℃,全年基本无霜或有霜期很短。一年有干湿两季,最大蒸发量出现在3月~4月,最小 蒸发量出现在11月~12月,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。冬春两季多雾,夏季两季多阴雨,日照只有1782小时~2323小时。夏秋季受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气流控制,冬春季受来自印度半岛的干暖西风气流控制,加之北部有哀老山和无量山的屏障作用,形成了“冬无严寒,夏无酷署,四季如春”的气候特点。布朗山处于绝对高度多在1000~2200米的中山山地,相对高差500~1000米,形成了明显的立体气候。适宜农作物和经济林木生长。境内曼囡、过贺、拉杆、曼迈、结良一带气温较高,适宜种植热带作物。

二、布朗古茶山历史

在远古的时候,布朗族和佤族同属一个祖先和部落,芒景布朗族实际上就是佤族或者前身是佤族,自称“阿娃”,最高首领叫“岩冷”,在唐朝以前居住在“勐猫壕发”(今瑞丽)和“绍英绍帕”(令缅甸佤邦)一带,经过几百年的迁移,从勐猫(瑞丽),途径畹町、邦瓦、安定,勐堆、盂定、耿马、沧源、绍英绍帕(缅甸)、西盟、孟连、勐马、勐阿、景栋(缅甸)、打洛、巴达、西定,最后定居于芒景。芒景茶叶种植始于傣历五十七年(公元695年),距今已有1290多年的历史。据苏国文介绍芒景有3个碑,第1个是记录种茶历史;第2个是记录小乘佛教传入本地之事;第3个是记录历代头人和大佛爷之事。3个碑只有头人和大佛爷知道,并且其中1个碑现代人已不知立在什么地方,另外1个碑在缅寺底下,并且在“文革”中被破坏,但有关年代数据仍可认清。另有两本书专门记录芒景布朗族历史以及种茶之事,其中一本已流传至缅甸,另外一本在“文革”中被烧。据传说这两本书由头人掌管,一年看一次,头人看,其他人不能看,年长的人可以听,一般人不能听。关于种茶之事,最初生长于该地的是“野茶”(实为栽培种普洱茶),布朗族先民经过驯化后就成了“家茶”,其驯化的方法是将茶树砍断,并连续3年施火烧灰肥后即可成“家茶”,其面积原有8000多亩。据布朗族老人介绍,关于大茶树现存的两棵(直径分别分50cm和40cm)不算大,更大的有两棵,其中一棵于1956年被砍,地点在芒景;另一棵是最大的,在景迈寨子里,1976年被火烧死。茶树直径多在10--30cm之间,树高2--4m,树态衰老,树上长满“螃蟹脚”和多种寄生植物。古茶林原有8000多亩,近几百年来当地布朗族和傣族连年种植,目前总面积已达万亩。

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,山中的村寨,大的有班章、老曼峨、曼新龙等几座,其中的班章寨因出产最优质的普洱茶,在近几年声名鹊起,对于喜欢普洱茶的人来说,“班章”二字如雷贯耳。

布朗山乡是我国唯一布朗族民族乡,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区之一。布朗山位于滇南边陲勐海县中缅边境。

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、老班章、新班章和曼新龙等寨子的古茶园。其中,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,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。至今。老曼峨寨子共有128户614人,现存古茶园3205亩,分布在该村四周的森林中。海拔在1300米左右,该寨还有新茶园852亩。

布朗山古茶山拥有栽培型的古茶园资源9505亩,均为普洱茶种。古茶园分布在班章村委会新班章、老班章、老曼娥,曼昂村委会帕点和曼糯,新龙村委会曼新龙和曼别,曼囡村委会曼囡老寨和吉良村委会吉良村民小组。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的班章、勐昴、吉良三个村委会,有普洱茶和苦茶变种两类。

三、布朗族

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,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,是世界上最早栽培、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。布朗族是一个以茶为生、嗜茶如命的民族。布朗山布朗族乡位于勐海县东南部,东经99°56′—100°41′,北纬21°28′——22°28′,东与景洪市大勐龙镇交界,南和西与缅甸接壤,国境线长70.1公里,西北与打洛镇毗邻,北与东北连勐混镇。全乡总面积1016.34平方公里。乡境东西横距约38公里,南北纵距28公里,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人。乡政府驻地勐昂,海拔1220米,距县城91公里。

四、布朗族传说

传说布朗族先民在民族战争中失败,不得不扶老携幼迁徙。可屋漏偏逢连夜雨,半路上又发生了严重的瘟疫,人口伤亡过半。到达景迈后,他们实在走不动了,头顶火辣辣的太阳,充满了绝望。一路上还不断有人死去,能继续前进的人,也越来越少。

在头人的带领下,他们决定在丛林里稍事休息。很多人感到四肢无力,眼睛发黑。死亡也许就在转瞬之间。有一个先民扑倒在一棵树下,顺手采了一片树叶含在嘴里,然后沉沉睡去。可是等他醒过来,顿觉全身轻松,眼睛看得清了,浑身也有了力气。难道是神仙帮助了自己?他立即将这一消息报告了头人。头人很兴奋,问他吃的是哪棵树的叶子,并号召大家都来采这种树叶吃,并拜这种树为救命神树。这就是茶树。

在布朗族人眼中,茶叶不仅仅是饮品,还是唯一的药品,能助人消除疾病、健体强身。他们四处寻找这种“救命神树”,每找到一棵,就用野藤条捆起来做记号。每走到一处,就要栽种这样的“神树”。渐渐地,他们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:每到一处不是盖房子,而是种茶树,能种茶的地方才建寨。

在我们的心中应该感谢布朗族的祖先,千年万亩,这里是茶树的世界,茶树的海洋,茶的故乡。因为布朗族祖先帕艾冷临终遗言:“我给你们留下牛马,怕遇到灾害死掉;给你们留下金银,怕你们有一天会用光;只有给你们留下茶树,子孙后代才会吃不完、用不完。”这样伟大的预言最终真的应验了,所以首先源于布朗人对自然的敬畏、尊重和爱护,源于淳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。我们今天能品尝到美好到极致的普洱茶,除了在心里对帕艾冷深鞠一躬,还能说什么?

五、布朗山茶特点

布朗山普洱茶的茶树树型特征(甜茶):乔木或小乔木,开张,约1米多高。外形:叶脉对数l5-18对左右,叶片长x宽在12x6-20x7厘米之间,叶片椭圆或长椭圆叶,叶面隆起,叶身内折或平,叶质柔软或中,叶色深绿或黄绿,叶底弹性好。作为新六大茶山之一的布朗山,因产茶品质出奇高,受到了世人瞩目。

六、布朗山普洱茶品质特色和口感

布郎山茶叶属乔木大叶种,条索肥壮,显毫、茸毛多,叶底黄绿。汤色橙黄透亮,茶味浓郁,口感浓烈,苦涩味较重,回甘快而且悠久、生津强,香气独特(杯底有麦芽糖的香味),在当地称为甜茶。是众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。

东创国际-东创茶叶-云南普洱茶